Lectures on literature
作者: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著;申慧辉等译
出版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
简介: 王聰威、郝譽翔 知名小說家 聯合推薦
厄普代克(John Updike)專文導讀
納博科夫在美國名校講授歐洲文學,流傳逾半世紀講稿,精采也經典!
「在這門課中,我試圖揭示這些精采玩偶─文學名著─的構造。我試圖把你們造就成優秀的讀者。」 -------- 納博科夫
「納博科夫講稿的講解,讓作品中那些原來並未顯示出深長意味和特殊價值的文字,就像突然暴露在陽光之下的珍珠,驟然發出絢麗的光彩!」 (摘自譯序 /申慧輝)
*納博科夫:「擁抱全部細節吧,那些不平凡的細節!」
*看這位享譽全球、兩度流亡的文學評論大師如何擁抱細節、解讀經典之作,解剖經典裡藏匿的精湛藝術之妙!
*看大師如何以藝術角度解剖七大文學名著:如果你讀過了這七部經典,或者才正要讀,大師的詮釋觀點一舉揭密!
*美國作家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撰文特別推薦!
本書1991年初次被翻譯成中文時,印數很少,許多讀者求之不得。這是納博科夫於1950年代,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講授歐洲文學大師課的講稿。本書被譽為具有優美的散文風格,語言生動,深入淺出。納博科夫在講稿中一再強調:風格和結構是一部書的精華,偉大的思想不過是空洞的廢話。
比起美國批評家布魯姆正經八百討論經典名著的《西方正典》,《文學講稿》要好讀得多,畢竟它給出的見解是那麼的深入淺出、簡潔明晰。
1940年,納博科夫被希特勒趕出歐洲,繼續朝美國流亡,輾轉在幾所大學講授文學課。《文學講稿》就是根據他以講課為目的的講稿和筆記編輯而成的(主要是在康乃爾大學講授「歐洲小說大師」課講稿結集)。在厄普代克為這部講稿寫的前言中,提到他的妻子曾經是納博科夫的學生,她提到在課堂上學到的主要教義,就是「風格和結構是一部書的精華,偉大的思想不過是空洞的廢話」。這意思是說,藝術大於思想。納博科夫本人更是開宗明義,「我的課程是對神秘的文學結構的一種偵察」。他細剖七位大師的七部名著:奧斯汀的《曼斯費爾德莊園》、狄更斯的《荒涼山莊》、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卡夫卡的《變形記》和喬依斯的《尤利西斯》。這當然是藝術偵察,納博科夫從細節著手,穿透由語言、意象、結構、文體和風格造就的文學迷津,帶著那個年代時興的新批評文本細讀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