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
作者: 李金,孙兴民,付俊红主编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 管理的实践自古有之,但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则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机器人工业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从1911年泰罗《科学管理》一书的出现,标志着管理科学的诞生以来,管理学科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已日臻完善,其领域不断拓宽、体系不断健全。《管理学原理》或《管理学基础》课程早已进入大学课堂,是培养各类管理人才必备的内容。这本《管理学原理》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种组织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还可以作为自学人士的参考教材。
我们编写的这部《管理学原理》,融合了编者多年从事管理学科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特别是在对管理学原理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参阅了大量的国內外管理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管理学原理的教科书,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本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突破了传统的“企业”模式。传统的《管理学原理》是以企业为立脚点的,可以称之为《企业管理学原理》,有很大的局限性。管理活动存在于任何组织当中,虽然企业很有代表性,但不能说明全部,各种组织有其不同的特点。本书虽然在许多地方也是以企业为例的,但立脚点是抽象的“组织”,因而可以说本书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学原理。
2.具有鲜明的“教材”特点。和一般的参考资料、通俗读物不同,教材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内容的全面、观点的明确、理论的清晰,还要有思考题,这些是教材的显著特征。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并力争做到內容全面、观点明确、理论清晰,每章后面都附有思考题。
3。与国情和现状紧密结合。管理学科,包括管理学原理,是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联的学科。在编写这本《管理学原理》的过程中,我们既坚持把世界发达国家最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写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先进性,又紧密联系中国的发展现实,结合国情、民情,使教材不脱离实际,保证教材的实用性。用句直白的话说,这本教材是为广大的中国学生而写的。
4.语言通俗、表述简明。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坚持这样的准则:不用偏词怪字来显示我们的水平,不用晦涩难懂的语言和复杂难解的长句来展示我们的功底。文风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实际上,通俗易懂、简明清晰才是作者功底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