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湘军

副标题:无

作   者:唐徽著

分类号:

ISBN:978754431247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作者通过近十年对湖湘文化的研究,以湘军上下三百年的发展为脉络叙述历史,对“无湘不成军”这一现象的历史性进行剖析,披露许多闻所未闻的历史故事,以独到的视角和观点体现文章的学术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故事性。

目录


目 录
引子
天下大乱,乱世出英雄。
洞察了正规军的弊病,一介书生曾国藩崛起于军界。
他身系功名,却憎恨官场的昏暗。
湖南人成了清廷的“救火队”。
管它是捷报还是败讯,曾国藩庆幸书生敢打仗了。
湘军和正规军相比,的确有太多的不同。
屡战屡败,决不服输。
战争彰显湖南人的坚毅。
诡计,诡计,江忠源总是识不破诡计。
纵是英雄也有克星,石达开和曾国藩真是死对头。
先杀锐气后予提携,曾国藩对李鸿章寄予厚望。
这个书生能打仗,却死得很窝囊。
猛将死得很郁闷,民心是不可战胜的。
“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湘军向战死的敌人垂首致敬。
两军狭路相逢,统帅以文章论道。
石达开在湘军故乡虚晃一枪。
大渡河,石达开的终点,湖南人的战场。
曾国藩熬不住了,把弟弟召来参战。
曾国藩无法让官场适应自己,只好自己去适应官场。
私家军靠的是自家人,曾国藩指望着曾国荃。
盼发财,盼升官,“魂兮归来”也是一盼。
左宗棠趁势而起。
胜利在望时,曾国藩又远离官场。
贫穷的湖南人不怕流血,不惜丢命,要的是金银财宝。
胡林翼想到了必须向外国学习。
曾国藩对皇位的态度,似乎主宰着历史的方向。
淮军一登场就和洋务搭上了关系。
左宗棠把红顶给了商人,商人把饷银给了左宗棠。
天京既是一座金矿,又是湘军发泄和复仇的乐园。
荣华如粪土,树大必招风。曾国藩懂得,他的弟弟不懂。
一支信奉拜金主义的部队为清廷根除了心头大患。
湖南的武力支撑着行将倾覆的腐朽统治。
湖南人升官发财的秘诀是读书和打仗。
从湘军到淮军,从军队到政坛,曾国藩仿佛在玩隐身术。
曾国藩保留老对头的部队,实在是一着高明的妙棋。
曾国藩的刀子钝了,左宗棠在磨刀霍霍。
因为砍了几根竹子,引发出一场回民与汉民的血火兵灾。
官逼民反,回民的愤慨一触即发。
湘军靠着新式武器占了上风。
湘军杀了不少无辜百姓,朝廷内部议论纷纷。
刘松山的死因众说纷纭。
冤冤相报,导致更多不必要的伤亡。
左宗棠不怕满朝文武反对,只要一个女人袒护。
左宗棠发现,医治战争的创伤比指挥战争更为艰难。
马占鳌和左宗棠都从马化龙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
人生许多恩怨常在生命的尽头化解。
金积堡悲剧在肃州重演,再次屠杀俘虏加深了湘军罪孽。
左宗棠把洋务运动从沿海搬到了落后的西北高原。
坚持要收复疆土的左宗棠在朝廷内部孤立无援。
湘军开进天山南北,军事进剿与军队屯垦同时进行。
左宗棠抬着棺材出关,正是湖南人的秉性。
一名昏官写出“湖湘子弟满天山”,名扬中国文学史。
朝廷百官,知新疆者莫若左宗棠。
所有的灾难都是敌人,军队总是克敌制胜最可靠的力量。
洋务运动挽救不了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覆灭的命运。
观音桥上,湘军不听李鸿章的训诫,与骄横的法军开仗。
左宗棠在暮年仍然是湘军的军魂。
镇南关大捷,湘军甘当无名英雄。
左宗棠病逝,李鸿章肩上增压了重量。
翁同龢祭起老法宝:朝廷有难,就搬湘军来救。
湘军不是神,牛庄惨剧给湖南人泼了一瓢凉水。
弱国无外交,李鸿章父子和湘军都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甲午战败后,湘军后代高喊“师夷之技以制夷”。
湖南人的祖先是好斗的三苗。
他把鲜血当作一种昂贵的代价。
湘军唱了一回低调,其中意味深长。
李鸿章背起历史骂名,终于油干灯尽。
湘军裁撤的士兵加入哥老会,成了朝廷的对头。
孙中山和黄兴都发现,倚重会党是难于成就事业的。
湖南人的媳妇秋瑾,“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同盟会里,湖南人继续用鲜血为革命铺路。
黄兴领导的黄花岗起义是革命党人最艰难的一仗。
黄兴只要革命,不稀罕权力。
毛泽东躲在城外的高处目睹了起义军占领长沙。
同饮一湖水,湖南湖北有默契。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湘军老总去挖别人的祖坟,是谭延闿创始的运作手法。
湖北人对湖南人时信时不信。
黄兴不愿做官,却把名声看得十分重要。
为中国宪法流血的第一人,成为袁世凯最厉害的对手。
谭延闿两面讨好,熊希龄惟命是从。
杨度其人惹人恨,《湖南少年歌》却震慑人心。
他和八大班胡同的妓女混在一起,仍是民国一代元勋。
湖南人做事总是富有戏剧性。
都想成就勋业,出现了两支护国湘军。
湘军自相残杀,日益虚弱,不知向何处去。
湖南人不抱团,拥有军队的湖南人更是互不买帐。
赵恒惕缺乏实力却横蛮至极,吃败仗是理所当然。
信佛的唐生智也信实力。
失败,扫除了谭延闿的军阀心态。
湘江边崛起了毛泽东。
毛泽东与蒋介石都推崇湘军的统帅曾国藩。
黄埔军校,湘军为之奠基。
“黄埔三杰”,不怕死的湖南人。
北伐战争,湘军终结了迷茫。
湘军的战斗力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印象。
蒋介石迫使湘军分解到两个截然对立的阵营。
唐生智与贺龙继续北伐。
汪蒋分分合合,谭延闿捡了便宜。
黑夜中的独行侠你争我斗,日出前已遍体鳞伤。
历史就是这么滑稽,蒋介石刚整垮湘军又扶植湘军。
唐生智有了军队就开始反蒋,无奈人缘不济。
南昌起义,贺龙出任总指挥。
毛泽东是一个决不盲从权威或上级的湖南人。
井冈山,两个四川人投奔毛泽东开创的根据地。
毛泽东“一哭尔琢,二哭尔琢”。
湘鄂西,贺龙打出了一片根据地。
深山有同乡,彭德怀也来了。
何键心理变态,爱挖敌对老乡的祖坟。
长沙,红军啃不动这座古城。
陈教授,李博士,容不下毛泽东的创造性。
“围剿”和反“围剿”,国共两党的湖南人在厮杀。
四十万大军,等候红军进入圈套。
血色黄昏下,毛泽东忧心忡忡地望着见证过历史的湘江。
白崇禧用湖南人的计谋,对红军“关门送客”。
三万红军血染湘江,李德的意志随鲜血流逝。
毛泽东复出,得到一边倒的赞同。
毛泽东一怔:怎么?遵义这条河也叫湘江?
毛泽东在危急时大声说:“陈赓行!可以当军长。”
几十万蒋军被毛泽东牵引得团团转。
大渡河,湖南人不想重演石达开的悲剧。
刘少奇在“七大”提出毛泽东思想。
“当年你救了蒋介石,今天你又救了我周恩来。”
过草地,无可奈何的选择。
贺龙和任弼时为中央红军报了一剑之仇。
贺龙的部队大大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压力。
何键竹篮打水一场空。
“湘军”概念扩展到极致:革命的湖南人领导革命的军队。
淞沪会战,湘军几乎把力量都拼完。
毛泽东称赞“三杨开泰”,其中两杨为湖南名将。
前湘军总司令唐生智出任南京卫戍总司令。
湘军发明的“漂雷”炸沉了许多日本军舰。
雁门关大捷,湖南名将宋时轮大显威风。
百团大战到底该不该打,毛泽东是有一番讲话的。
山西有个以湖南人命名的县城。
蒋介石不是库图佐夫,毫无理由下令把长沙烧毁。
长沙会战,震惊世界。
陈明仁耀武昆仑关。
湘籍战士在“死亡之路”留下五千具遗骸。
陈明仁扯下中将领章,摔在蒋介石面前。
毛泽东知道任何力量都打不过“肚先生”。
湖南将领重振新四军。
湘西小县城芷江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
明知蒋介石并不希望他真去重庆,毛泽东偏偏就要去。
内战主要战场上,国共两党的湘籍高级将领相对抗。
胡宗南占领延安,蒋介石欣喜若狂,毛泽东满不在乎。
敌手没一个看得懂粟裕的战法。
蒋介石后悔当年没杀陈赓。
辽沈战役,黄埔同学和湖南老乡一决雌雄。
“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
中央要求三天攻下天津,湖南将领只用了二十九小时。
刘斐问道:“主席是喜欢做清一色还是平和?”
程潜很识时务,陈明仁也有选择余地。
唐生智死爱面子,强调是为湖南人而出山。
毛泽东、程潜和陈明仁都希望家乡和平解放。
两个湖南人联手消灭了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张王牌。
八千湘女上天山。
参加开国大典的湖南人,南望湘云,心潮澎湃。
彭德怀援朝作战,对手是美国的五星上将。
解放军上将以上的高级将领中,湖南人共有二十八位。
湖湘文化,湘军用鲜血诠释了它的内涵。
中国和世界的军事史上,湘军都堪称一个奇迹。
后记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天下湘军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亲爱的云图用户,
    光盘内的文件都可以直接点击浏览哦

    无需下载,在线查阅资料!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