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3 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7月” 相关结果
讀書劄記二集
作者: 陈寅恪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7月
简介: 《读书札记二集》内容包括“史记之部”、“汉书之部”、“晋书之部”、“后汉纪之部”、“资治通鉴考异之部”、“弘明集之部”、“唐人小说之部”、“敦煌零拾之部”、“人物志之部”等。
金明館叢稿初編
简介: 《金明馆丛稿初编》为“陈寅恪集”之一。收作者手定的重要论文《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述东晋王导之功业》《支愍度学说考》《论韩愈》等二十篇,主要为有关两晋、隋唐史事研究,涉及经济、文学、史学、职官制度、兵制、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狂欢季节:庙会中的信仰与生活
作者: 高有鹏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7月
简介: 庙会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在一定时间和领域,以一定仪式纪念某种神祇的聚会。它起源于远古,包含着原始信仰崇拜的重要内容,被称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宗教文化渗透于民间庙会,表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庙会因时举行,是农耕文明的晴雨表,是一定地域民间文化包括各种民间艺术的集散地,狂欢节,不同人群在此获得不同的需要。今天,时代发生了重要变化,现代文明与原始文化共处民间庙会,人们依然对它充满浓郁的情感。民间庙会作为文化遗产,被赋予新的内容,形成文化产业开发的有利平台,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如司马迁所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洛河之间”,这里的庙会具有更为独特的内容和价值。海内外华人来此寻根问祖,庙会形成一道格外亮丽的文化风景。
厨室机密
作者: 安东尼·伯尔顿 著
简介:《厨室机密(修订版)》是国际著名厨师作家安东尼·伯尔顿(Anthony Bourdain)的首部畅销书,在经过28年的厨师生涯之后,作者决定把他的故事和盘托出。从他在吉伦特(Gironde)第一次吃牡蛎,到他在普罗温斯城的一个低级嘈杂的餐馆里当洗碗工;从洛克菲勒大厦顶层彩虹会所的厨房到纽约东区的毒品地;从东京到巴黎,再回到纽约。这些厨房里的故事曝露了餐饮世界的黑暗面,既出乎意料又充满激情,既滑稽可笑又令人震惊。
讀書劄記一集
简介: 《读书札记一集》的内容包括“旧唐书之部”、“新唐书之部”等。
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
作者: (英)贝克特嬷嬷 著,李尧 译
简介: 《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修订袖珍版)》深入分析三十余幅巨作,包括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伦勃朗的《犹太新娘》、莫奈的《莲池》、凡·高的《自画像》等。由画面放大的局部深入大师的精神世界,揭示作品底蕴,解释绘画技巧。简明扼要,娓娓道来,温雅隽永,耐人寻味,温迪嬤嬤的《绘画的故事》将你引上一段奇妙的文化旅程。帮你理解、欣赏伟大的艺术。
書信集
作者: 陈寅恪
简介:陈寅恪集之一种。收入笔者1923—1966年间致亲朋、学者的200余件书翰,是其数十年生活的真实记录,内容涉及论学、论人、心志情感和日常生活。由此可以了解陈氏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从事学术探索,了解其性情与为人。这批书函对于研究20世纪学术史、研究陈寅恪均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竹墨留青-王世襄致范遥青书翰谈艺录
作者: 王世襄著 ,荣宏君 编注
简介: 竹刻艺术盛行于明清时代,到清末开始衰落,其后几至绝响。王世襄先生受家学影响,对竹刻历史及其艺术鉴赏深有心得。20世纪80年代,常州农民范遥青一边务农,一边摸索留青竹刻,王世襄先生赞赏其作品与精神,两人开始密切的书信交流。从1983年至2007年,二十五年时间中,通信一百余封。在信中,王世襄先生不仅向范遥青指点竹刻艺术的审美要求,更鼓励他用功刻苦,试恢复竹刻史上失传已久的陷地深刻、透雕、高浮雕手法。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首次将王世襄先生的书信与手稿呈献给读者。通过这一百三十五封书信,我们不仅可以了解王世襄先生对后辈不遗余力的培养与提携,也可以深入了解竹刻这一艺术形式的文化内涵与魅力,以及范遥青是怎样从一个农民手艺人成长为一代留青竹刻大师的。 我认为刻十件寻常的不如刻一件极精的。刻平时常刻的技法,不如刻没有试过的技法。只有这样才有长进和提高。我认为这就是奋斗的方向。因此我劝你试陷地深刻及透雕或高浅兼有的浮雕。 ——王世襄致范遥青,1987年12月1日 三蛙皆不够精神,比较好的一件是正身伏地的一件,因为它属于“拙”的一类。刻件要拙则越拙越好,要巧则越巧越好,此理应知晓。如在不拙不巧之间,则全无是处。 ——王世襄致范遥青,1989年6月1日
晚清民初南洋华人社群的文化建构
作者: 薛莉清 著
简介: 书稿涉及跨地域(中国与南洋)、跨学科(如历史与文学)、跨文化(中、西、南洋本土),以及很多重要的、有价值的理论课题(如族群、空间、文化身份认同)。紧扣文化空间这一重要主题,围绕旅行、旅人和游记,作者考察了1877年至1937年这一重要转型时期南洋华侨社会文化建构的历史脉络和进程。作者把空间划分为地理概念空间、旅行现实空间、文化话语空间、日常生活空间,分别选取了旅人与游记,新加坡博物馆与极乐寺,家庭与学校,冲凉、服饰与榴莲等个案切点,在祖籍国中国与南洋本土、华人移民与殖民统治之间,情景再现地勾画并分析了上述各个层面的关联与差异,揭示了“书写南洋”、“航向南洋”、南洋话语、华人文化主体性形成,以及背后文化对话与霸权的主题和发展谱系。
像自由一样美丽纪念版
作者: 林达 编著
简介: 以数十幅“二战”中犹太集中营被害儿童的幸存画作为主,围绕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这一核心内容,讲述相关背景和有记载的人物及故事,内容涉及普通的犹太家庭、犹太儿童、犹太艺术家等大批浩劫受难者的遭遇和他们不懈的精神追求。
阅人应似阅书多
作者: 赵武平 主编
简介:书中所涉人和事,无一不是我们熟悉的,但对于我们来说又都是新鲜的。作者多年编书、译书、淘书、藏书,在书中阅人、参悟人生。书中所述名人趣事、文本赏析、译本考证和时事评论,透出浓浓的与书有关的欢喜和文人的情怀,于阅书中阅人、阅事。有品位,很好看。
问学
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编
简介: 本书是学术青年的园地,发表文、史、哲领域高水准的原创性学术论文,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团体共同编辑。
讀書劄記三集
简介:《读书札记三集》内容包括“高僧传初集之部”、“高僧传二集之部”、“高僧传三集之部”、“高僧传笺证稿本”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7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