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33 项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6年09月” 相关结果
欧游杂记 伦敦杂记
作者: 朱自清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6年09月
简介:朱自清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4年9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收录游记11篇,其中《西行通讯》为附录。分别为:威尼斯、佛罗伦司、罗马滂卑故城、瑞士、荷兰、柏林、德瑞司登、莱茵河、巴黎、西行通讯。现收藏于朱自清旧居陈列馆。《伦敦杂记》则是他的另外一本游记。
中国哲学史大纲
作者: 胡适
简介:《中国哲学史大纲》从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方面对我国古代哲学做了梳理,重点论述了《周易》、老子、孔子、庄子、墨子等人或流派的哲学思想,阐释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的天人关系、人性论、人生问题、知识论等问题。本书是我国历史上*部具有科学精神的中国哲学史及开山著作。写定于1918年7月,1919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只有上卷)。甫一出版,即引起轰动,多次重印,至今仍然是很有影响的一部经典之作。
秦汉史
作者: 吕思勉
简介:《秦汉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五部断代史之一,初版于1947 年,后多次再版,是研究秦汉史基本的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杨宽曾总结说:“此书把两汉政治历史分为十一个段落,既作了全面的有系统的叙述,又能抓住重点作比较详尽的阐释。对于社会经济部分,叙述全面而又深入。”
诗经学
作者: 胡朴安
简介:《诗经学》亦为胡朴安学术著作中影响大者之一,是民国时期以近代学术方法治《诗经》*早的著作,且保留了旧学底色。《诗经学》主要内容简介:(一)诗经学者,学也。学也者,以广博之征引,详饿之思审,明确之辨别,然后下的当之判断也;(二)诗经学者,关于《诗经》一切之学也;(三)诗经学者,关于《诗经》一切之学,按学术之分类,而求其有统系之学也。
日本文学 神话学ABC
作者: 谢六逸
简介:《日本文学》是谢六逸先生研究日本文学的力作。该书于1927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曾被收入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日本文学》可以说是一部简明的日本文学史。《神话学ABC》于1928年由世界书局出版发行,属于世界书局“ABC”丛书。该书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向读者普及神话学的相关知识。
清史讲义
作者: 孟森
简介:《清史讲义》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 本书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
道教史
作者: 许地山
简介: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
经典常谈 论雅俗共赏
简介:《经典常谈》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论雅俗共赏》,*早由上海观察社于1948年5月初版,是朱自清先生生前的*后一本书。
王阳明全集
作者: 王守仁
简介:《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具个性、具争议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命题,受到后人的广泛推崇。严复、康有为、孙中山、蒋介石等都对“阳明心学”推崇备至。其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影响。 本书以民国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简体横排。原书三十八卷,今将原书未收录以及后世学者中出现的研究王阳明的新内容,作为辅录,列于三十九卷。
国学入门要目及其读法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作者: 梁启超
简介:梁启超先生的《国学入门要目及其读法》介绍中国基本典籍,说明各书特点、读法,文字浅显简明。《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为他在清华学校教授“群书概要”的讲稿,印行前就已“各处纷纷函索传钞”,深受青年学生欢迎;对《论语》《史记》《左传》《诗经》等经典进行了系统介绍,对诸书作者、成书年代及过程、内容真伪及篇次、价值及读法、校释书优劣等问题一一细究,予人以翔实有用的指导。
有趣的甲骨文
作者: 韩织阳
简介:
三国史话
汉文藏族文献设计史料汇注
作者: 朱和平
北京三百六十行
作者: 齐如山
《北京三百六十行》一书共列二三十类,七百四十一行,分门别类对旧北京的工商业作了一一描述。
北京的实业界,向来号称有三百六十行。余最初听到这句话,以为不过是约略言之,不必实有此数也。后阅宋朝人的笔记,才知道这句话实始自南宋之杭州,因记载杭州有三百六十行的文字颇多,如田汝成《游览志余》中,亦有“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是也。是此语一直由宋朝传到现在的北京,还是这样说法。
中国教育改造
作者: 陶行知
诗经讲义稿
作者: 傅斯年
简介:《诗经讲义稿》是傅斯年先生在1927年担任中山大学教授时,为学生讲授《诗经》所写的讲义。讲义涵盖了诗经研究史、诗经研究方法、诗经的地理、诗经的艺术性等多方面内容,显示出一个具有深厚国学积淀和系统西学思想素养的年轻学者的学术眼光。虽称讲义,其实名之“诗经通论”也不为过。其涉及《诗经》相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放在今天的《诗经》研究著作中也并不过时,堪称《诗经》讲义类著作的经典。
妖怪学讲义录·总论
作者: 井上圆了
简介:书稿*初以《妖怪学讲义》为题,刊载于黄摩西主办的《雁来红丛报》。全书共分总论、理学、医学、纯正哲学、心理学、宗教学、教育学与杂部八门。以后由亚泉学馆购印,由于该学馆失火,此书的译稿五册均付之一炬,仅余《总论》一册,由商务印书馆于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印行。本书即为仅余之总论。
新编仪礼图之方位图:吉礼卷
作者: 买靳
《仪礼》是一部记载周代礼仪制度的经书。书中对绝大多数仪节的记载皆完整而详细,但由于时代悬隔、文字艰涩、制度难解、器物难明,所以现代读者很难通明《仪礼》。今作者以绘制图表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解释《仪礼》,该书专门记录《仪礼》中的吉礼部分,即第十五篇《特牲馈食礼》、第十六篇《少牢馈食礼》、第十七篇《有司》,各篇分方位图、人物行事表、礼例表和方位图表,以期给初学者提供更加科学的《仪礼》方位图表解读方式。
爱经
作者: 奥维德
简介:《爱经》又译为《恋歌》,是古罗马zui具影响力的诗人奥维德的早期代表作。《爱经》通篇洋溢着文学的诗情画意和情爱的浪漫气息;作者引用大量的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爱情故事,以其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文学造诣描写男女恋爱,给人以唯美的艺术享受。这部作品歌颂自由恋爱,与性的美好。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6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