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 项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结果
Manu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feasibility research
作者: 张明轩主编;本书编委会编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 本书是《建设工程投资咨询一本通系列》之一。全书共分为十九章: 总论,项目兴建理由与目标,建设工程项目拟建分析,市场预测,环境的 选择与保护,原材料、燃料供应分析,建设工程项目方案设计,项目实施 进度分析,总图运输及公用辅助工程,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建筑安 装工程方案及费用分析,投资估算,融资方案,建设工程项目财务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社会效益评价,项目环境评价,风险评价,项目综合评价 。本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基本知识、方法内容以及 项目评估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可供从事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 工作的人员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寻租行为的经济分析
作者: 刘启君著
简介: 寻租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经济活动,不论在哪种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下都有它的踪迹。本书采用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方法研究寻租行为,从界定租金、经济租金、寻租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入手,全面考察租金的形成方式、寻租主体的决策过程、寻租行为的一般规律、寻租产生的制度环境以及寻租引起的经济效应,以此最终完成寻租理论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的构建。 全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简要归纳寻租理论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缺陷,同时提出问题,介绍基本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二章回顾新古典寻租理论产生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同时指出现有寻租研究在理论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研究失误之处。第三章是全书的基石,从经济学的源头探究租金的本质、来源、生成途径与决定方式,通过引入“一般租金”概念重新界定经济租金。第四章则在一般意义上讨论寻租行为,包括经济租金的生成规律和行为主体实现经济租金的基本途径,在全面考察和分析各种寻租现象的基础上,提出判定寻租行为的两个基本标准,把寻求一般租金行为从寻租行为中成功分离出来,解决了新古典寻租行为理论上长期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接着,提出并讨论了寻租面临的8种约束条件,最后建立了一个初步的一般寻租动态模型。第五章致力于寻租主体的行为特征研究,从新的角度对寻租行为主体进行分类,通过具体实例研究寻租决策过程,首次将集体寻租纳入寻租研究范围。第六章集中探讨寻租可能产生的各种效应,考察分析寻租可能造成的经济后果,提出寻租行为经济后果的评价标准,最后从正、反两方面对寻租效应进行了全面总结。第七章主要在制度层面上研究寻租与制度变迁的交互作用,比较分析不同制度环境下的寻租活动特征,探索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引导及控制寻租,尤其是非合意性寻租行为。并针对具体寻租活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八章将前面几章理论探索所取得的成果运用于中国现状的分析,阐述中国改革的基本特征,依据本书的理论研究成果阐述了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在寻租盛行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取得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并根据中国改革的特点和基本约束条件就中国下一步的行政改革走势和具体步骤进行了预测。第九章总结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同时提出在寻租基础理论、寻租理论应用和学科交叉研究等三个方面值得深入探索的一些新课题。
Industrial economics
作者: 谢勇,柳华主编
简介: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学。它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虽不长,但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因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推动了产业经济学的成熟、完善和发展。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进程中,产业经济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越来越大,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与应用已越来越得到我国政府部门和各界专家学者的重视。与此同时,社会对财经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愈来愈大。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开设产业经济学课程和专业愈来愈普遍。然而,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产业经济学教材却较少,特别是适合于应用型院校的产业经济学教材就更少。因此,我们组织了相关应用型院校的教授、研究人员和政府职能部门有实际经验的工作者编写了这本应用性较强的产业经济学,以满足培养应用型财经专业人才的教学和广大爱好者的需要。 本书内容新颖,理论完整,突出实践,重在能力培训;同时有较多的相关链接材料、专题和本土化的案例分析。本书不仅适用于应用型高等院校本专科学生,也适合从事经济与管理实际工作的人员自学。更多>>
宏观经济学
作者: 幸理,杨卿主编
简介: 本书是为了适应21世纪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发展需求而编写的。 全书共分9章,系统而又全面地介绍了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同时 适当兼顾宏观经济学的新近理论动态与发展趋势。 本书体系完整,论述清晰易懂,知识新,覆盖面广,重点突出,难度 适中,既可以供普通高等学校选作“宏观经济”课程教材,也可以供经济 管理类和其他学科大学生、研究生、各级管理干部、企业有关人员,以及 有志于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士作为参考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