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60 项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相关结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简介: 青年研讨会也是年长者所乐于参加的学术聚会。根据惯例,会议邀近代史所学术委员会的全体委员会及各研究室的负责人与会。自由讨论中,他们积极参与,其到位的点评使青学者深感获益匪浅。 《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论文27篇,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领域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 《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是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论文集,全书收入了2005年度召开的近代史所第七届青年讨论会的论文,内容涉及道光年间海运、田赋征收制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西学、社会变迁、近代婚龄等,适合中国近代史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抗日战争(1937-1945)
作者: 张海鹏主编;王建朗,曾景忠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简介: 《抗日战争(1937-1945)》讲述了:《中国近代通史》是中国社科院“十五”期间的重大科研项目,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规模的中国近代史著作,也是唯一一部完整地叙述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历史进程的学术专著。该书改变过去单纯政治史的传统模式,以革命范式为主,以现代化范式的补充,全面反映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转型的历程。该书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以大量史料为依据(其中许多重要史料是近年来新发现并首次披露),吸收港、台及国际研究的新成果编纂而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
出版社: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所的未来在于青年,我国学术界的未来也在于青年。面对21世纪国内外学术界的发展,我们要努力推动我们的青年学者尽快地成长,使他们尽早为学术界所认识,所接受。为此,我们还要做出更多努力。比如还要培养他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下功夫,使那些即将成为知名学者的年轻人记住、并且发挥近代史研究所范文澜、刘大年等老所长遗留下来的传统,即不仅要坐冷板凳,扎扎实实只做学问,还要保持正确的研究方向,对国家、对社会抱有严肃的责任感。这是我的希望,也是我所老一代学者的共同希望。
英文共同题名:Academic forum for the youth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简介:八年,是个不短的年头。当年活跃于青年论坛的学者中,不少人早已步入中年。草此文字时,信手翻开2000年卷的《青年学术论坛》,惊觉当年的参与者大部分竞都已离开了论坛。在该期论文的27位作者中,只有7位作者还列于即将出版的本期论坛。也就是说,当年的参与者中,有近四分之三的人已经陆陆续续地离场而去。而一批又一批的新人逐渐进入论坛之中,成为今日论坛的主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中的获奖论文,涉及政治史、外交史、学术史、社会史等领域,或对学术史上的重大问题直陈已见,或对学界迄未探及的层面力行开拓,或对以往研究中有欠准则的结论辩驳修正,皆可称为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这些论文,不仅获讨论会好评,亦获得学界的肯定,有的已为国内知名刊物所选用。
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作者: 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简介: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思想家、改革家、诗人、爱国者,他终生维护国家主权、谋求中日友好事业,留下了极为宝贵的遗产,值得永远发扬与纪念。本书即为“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作者以新的视角就黄遵宪所处的时代、他的思想、外交、史学、文学等方面的贡献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地位与影响,进行了全方位审视与探讨。
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下
简介: 《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上中下)》内容:1912~1949年的中华民国时期,虽然只有短暂的38年,却是中国社会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民国史研究自“文化大革命”后期的1972年启动以来,30多年过去,虽也取得一系列成果,出版了大量的研究论著及各种资料,但有关民国史的一些重要问题,包括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的情况,仍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上中下)》所收论文,即是为纪念民国史研究开展30年而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汇编,论文作者均为国内外民国史研究的知名专家,其研究课题涉及民国史研究的各个领域。《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上中下)》内容丰富,既是对民国史研究开展30年来有关情况的一个很好的总结,更是给今后民国史研究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对于推动民国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
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卷
简介: 近代中国历史基本是一部融入世界的历史。伴随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对全球市场的开拓,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西方列强以各种方式涌入中国。由此,中国近代历史进程深深打上外部世界影响的烙印。 《近代中国与世界(共3册)》即以“近代中国与世界”为视角,汇录了海内外著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家齐赫文斯基、山田辰雄、巴斯蒂、张玉法、章开沅、吴承明、王桧林等的一百多篇专题论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思想等各领域,基本反映了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现状。
中国近代史稿.第三册
简介:
中国近代史稿.第二册
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册
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
作者: 陈霞飞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1992.6
英文共同题名:A collection of academic papers: dedicated to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CASS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2007
简介: 《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近代史研究所卷》是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德国与义和团运动、晚清华北村落、礼俗文化的再研究、沙俄与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再认识等二十四篇论文,作为献给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三十周年的贺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简介: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每年一度的青年(40岁以下)学者学术报告会的论文集。近代史研究所已连续数年每年召开一次青年学术报告会,并在会后将论文结集出版。这一制度化的学术报告会及其论文集,对于推进近代史研究所学术研究的深入,已显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已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有所反映。2009年度的青年学术论坛共收集论文34篇,内容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各个领域,既有宏观论题的探讨,也有某一具体问题实证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多样,无论是在研究论题,研究方法,还是在研究视角等方面,均给人以启示,相信对于推进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简介: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同时它也开启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大幕。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在近代饱 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的伟大抗争,也是一次胜利的抗争,是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枢纽!由此,七七卢沟桥事变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成为具有重大 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对其的研究与探讨也就为学者长期关注。
近代史研究所老专家访谈及回忆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简介: 口述历史的记录可以成为严谨的历史研究的基础性资料,但还不是历 史研究的最终结果。历史学家的觉悟,在于高屋建瓴地审视那一时代,在 于认真全面地审视我们自身的历史体验,以“无己”的胸怀看待自己所研 究的历史,从中找出经验教训。有心的读者在阅读了本书中那些专家学者 的回忆后,一定会深深地体会到中国近代史研究与近代中国历史一样,也 经历了相当多的曲折与艰辛,有成就,也有教训;有晴朗,也有阴霾;有 喜悦,也有悲伤。前辈的学者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近代史研究领 域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也留给我们许多尚待解决 和深化的任务。
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十八辑,辛亥革命八十周年纪念专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
Class-A War Criminals Enshrined at Yasukuni Shrine
出版社:电子出版物数据中心:五洲传播电子出版社,2005
“1949年的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北洋军阀:1912~1928
作者: 章伯锋,李宗一主编;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武汉出版社,1990.6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
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作者: 张海鹏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汪朝光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作者: 张海鹏主编;张海鹏,李细珠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中国近代通史.第七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
作者: 张海鹏主编;王奇生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内战与危机(1927-1937)
作者: 张海鹏主编;杨奎松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作者: 张海鹏主编;张海鹏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作者: 张海鹏主编;马勇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第八卷,电报·1874—1895
中华书局,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