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面对西方20世纪众多的文学批评流派,如何根据中国文学实际和具体的研究课题扬长避短?曾在西方流行的相互对立的外部研究、内部研究、文本中心、作者中心、读者中心问题何在?文学研究的内部和外部,文本、作者、读者(研究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主观批评和客观批评之争,科学实证与价值关怀之争,其实涉及到的是研究者本人对研究对象的价值判断、价值立场问题,是以所谓纯客观的“价值退场”还是以人文主义价值立场作为研究的价值支点去发现与阐述文本意义?
本书将由这一系列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为起点,引导你逐步深入文学研究的殿堂。
目录
学术与良知
——《文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序 耿占春
如何综合
——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之一 刘思谦 整理
叙述学:从形式分析进入意义
——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之二 曹禧修 整理
意义:“水晶鞋”与“灰姑娘”
——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之三 刘铁群 整理
综合与超越:女性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
——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之四 郭力 整理
性别视角与中国女性文化研究
——阅读《中国女性文化》NO.1创刊号 王萌 整理
以个人名义进入历史书写
——关于李洱长篇小说《花腔》及相关问题的对话 李仰智 整理
“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笔谈 刘思谦 汪振军等
“文学批评的意义阐释与价值论”笔谈 刘思谦 白春超等
“新历史小说与历史诗学”笔谈 刘思谦 傅书华等
“女性新历史小说”笔谈 刘思谦 张兵娟等
“性别与文学”笔谈 刘思谦 王萌 等
“个体生命价值”纵横谈 刘思谦 耿占春等
“历史中的个人”笔谈 刘思谦 王辉等
智情双结构及其叙事策略
——《狂人日记》的叙事学阐释 曹禧修
爱情故事与欲望言说:现代性伦理的个体生命叙事 郭力
“脚踏两城”的民初文人
——民初市民文学作家的文化姿态 刘铁群
另眼看丁玲 傅光明
“水晶鞋”的意义与“水晶鞋”的选择
——学习“文学研究方法论引论”课程的感受 刘铁群
方法论中“文学身份”问题
——谈谈“文学研究方法论引论”课中的一点体会 曹禧修
女性批评的意义阐释与话语实践 郭力
成长的快乐(代跋) 刘思谦
后记
——《文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序 耿占春
如何综合
——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之一 刘思谦 整理
叙述学:从形式分析进入意义
——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之二 曹禧修 整理
意义:“水晶鞋”与“灰姑娘”
——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之三 刘铁群 整理
综合与超越:女性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
——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之四 郭力 整理
性别视角与中国女性文化研究
——阅读《中国女性文化》NO.1创刊号 王萌 整理
以个人名义进入历史书写
——关于李洱长篇小说《花腔》及相关问题的对话 李仰智 整理
“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笔谈 刘思谦 汪振军等
“文学批评的意义阐释与价值论”笔谈 刘思谦 白春超等
“新历史小说与历史诗学”笔谈 刘思谦 傅书华等
“女性新历史小说”笔谈 刘思谦 张兵娟等
“性别与文学”笔谈 刘思谦 王萌 等
“个体生命价值”纵横谈 刘思谦 耿占春等
“历史中的个人”笔谈 刘思谦 王辉等
智情双结构及其叙事策略
——《狂人日记》的叙事学阐释 曹禧修
爱情故事与欲望言说:现代性伦理的个体生命叙事 郭力
“脚踏两城”的民初文人
——民初市民文学作家的文化姿态 刘铁群
另眼看丁玲 傅光明
“水晶鞋”的意义与“水晶鞋”的选择
——学习“文学研究方法论引论”课程的感受 刘铁群
方法论中“文学身份”问题
——谈谈“文学研究方法论引论”课中的一点体会 曹禧修
女性批评的意义阐释与话语实践 郭力
成长的快乐(代跋) 刘思谦
后记
文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