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学术规范导论》是第一部系统论述学术规范的学术体系、主要原则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主干学科规范的专门著作,由教育部社政司、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杭州师范学院单位的不同学科的20位著名学者倾力合作而成。《学术规范导论》在合理借鉴国际学术规范经验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中国教育界、学术界的具体语境,努力构筑中国的学术规范体系。《学术规范导论》以其学术前沿性、跨学科性、开创性和试验性为特色,对于推进中国的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学风建设、学术创新以及高校学术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术规范导论》与《学术规范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互为姊妹篇。
《学术规范导论》适用于高校博士生、硕士生、大学生以及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和其他读者。更多>>
目录
引言
一、学术规范与学术教育
二、学术规范与学术积累
三、学术规范与学术交流
四、学术规范与学术自由
五、学术规范与学术责任
六、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
七、“学术联邦宪法
上篇 学术规范概说
第一章 学术规范在中国
一、於穆不已
二、空谷足音
三、从边缘话题到主流话语
四、把学术规范落到实处
第二章 学术规范的基本原则
一、学术研究规范
二、学术道德规范
三、学术引用规范
四、学术注释规范
五、学术评价规范
六、学术批评规范
中篇 学术规范的学科视界
第一章 哲学
一、关于规范
二、关于学术规范
三、关于哲学研究的规范
第二章 文学
一、文学研究的科学共性和独特性
二、关于选题和参考文献
三、关于研究的对话性
四、防止抄袭与注释规范
五、文学研究的自我反思
第三章 汉语言文字学
一、汉语言文字学的特点
二、学风问题
三、学德问题
四、对学术规范的要求与建议
第四章 历史学
一、学科特性
二、历史研究一般程序
三、史学论文写作规范
四、史学批评规范
第五章 中国史
一、学科特点与学术要求
二、问题意识
三、引文与注释
四、撰述与评论
第六章 世界史
一、学科历史和现状
二、世界史研究者的学术素质
三、学术创新
四、资料处理
第七章 考古学
一、考古学学术道德
二、田野考古操作规范
三、术语规范
四、考古学研究的创新
五、学术写作与编辑规范
第八章 新闻学与传播学
一、提倡题小文深
二、博采百家之长
三、重视学术引证
第九章 经济学
一、科学性取向
二、写作规范
三、科研成果评价
第十章 法学
一、法学研究的失范问题
二、实质规范
三、形式规范
第十一章 社会学
一、社会学规范的基本特征
二、本土化
三、“泛社会学研究”倾向
第十二章 国际问题研究
一、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范围和领域
二、讲求规范
三、文章要有新意
四、写作规范
第十三章 教育学
一、学术失范问题
二、学术规范建设
三、学术规范教育
第十四章 体育学
一、从学术规范底线做起
二、健全学术评价
三、开展学术批评
第十五章 音乐学
一、音乐学学科特点
二、音乐学学术规范
三、有待解决的问题
下篇 学术规范文献选读
第一章 基本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四、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五、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六、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七、标点符号用法
第二章 学术规范文本
一、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二、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
四、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
五、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六、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七、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
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条例
附录
A全国性学会科技期刊道德公约
B关于遵守学术规范的联合声明
c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联合声明与建言
附录二
A《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B《历史研究》关于文献引证标注方式的规定
c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推荐阅读书目
本书作者简介
后记
索引
一、学术规范与学术教育
二、学术规范与学术积累
三、学术规范与学术交流
四、学术规范与学术自由
五、学术规范与学术责任
六、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
七、“学术联邦宪法
上篇 学术规范概说
第一章 学术规范在中国
一、於穆不已
二、空谷足音
三、从边缘话题到主流话语
四、把学术规范落到实处
第二章 学术规范的基本原则
一、学术研究规范
二、学术道德规范
三、学术引用规范
四、学术注释规范
五、学术评价规范
六、学术批评规范
中篇 学术规范的学科视界
第一章 哲学
一、关于规范
二、关于学术规范
三、关于哲学研究的规范
第二章 文学
一、文学研究的科学共性和独特性
二、关于选题和参考文献
三、关于研究的对话性
四、防止抄袭与注释规范
五、文学研究的自我反思
第三章 汉语言文字学
一、汉语言文字学的特点
二、学风问题
三、学德问题
四、对学术规范的要求与建议
第四章 历史学
一、学科特性
二、历史研究一般程序
三、史学论文写作规范
四、史学批评规范
第五章 中国史
一、学科特点与学术要求
二、问题意识
三、引文与注释
四、撰述与评论
第六章 世界史
一、学科历史和现状
二、世界史研究者的学术素质
三、学术创新
四、资料处理
第七章 考古学
一、考古学学术道德
二、田野考古操作规范
三、术语规范
四、考古学研究的创新
五、学术写作与编辑规范
第八章 新闻学与传播学
一、提倡题小文深
二、博采百家之长
三、重视学术引证
第九章 经济学
一、科学性取向
二、写作规范
三、科研成果评价
第十章 法学
一、法学研究的失范问题
二、实质规范
三、形式规范
第十一章 社会学
一、社会学规范的基本特征
二、本土化
三、“泛社会学研究”倾向
第十二章 国际问题研究
一、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范围和领域
二、讲求规范
三、文章要有新意
四、写作规范
第十三章 教育学
一、学术失范问题
二、学术规范建设
三、学术规范教育
第十四章 体育学
一、从学术规范底线做起
二、健全学术评价
三、开展学术批评
第十五章 音乐学
一、音乐学学科特点
二、音乐学学术规范
三、有待解决的问题
下篇 学术规范文献选读
第一章 基本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四、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五、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六、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七、标点符号用法
第二章 学术规范文本
一、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二、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
四、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
五、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六、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七、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
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条例
附录
A全国性学会科技期刊道德公约
B关于遵守学术规范的联合声明
c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联合声明与建言
附录二
A《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B《历史研究》关于文献引证标注方式的规定
c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推荐阅读书目
本书作者简介
后记
索引
高校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策划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