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西厢记》是王实甫在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基础上创作,共五本二十一折。
《西厢记》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一部剧作,在元代就被誉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她诞生七百年来,被全国多个剧种演唱至今,久演不衰。
各代文人关于西厢的评论:
诸公已矣,后学莫及。
——元代音韵学家 周德清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贾仲明续编《录鬼簿》
《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 (须襟怀坦荡、胸无尘埃而读之。)
《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 (致其恭敬并心领神会之。)
《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 (资其洁清也。)
《西厢记》,必须对花读之。 (助其娟丽也。)
《西厢记》,必须与美人并坐读之。(验其缠绵多情也)
《西厢记》,必须与道人对坐读之。(叹其解脱无方也)
——金圣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
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
——(徐复祚《曲论》)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朱权《太和正音谱》
于新文体中自由使用新言语,在我国文学中,于《楚辞》、《内典》外,得此而三。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写张生一个少年书生的狂恋,……时喜时忧,时而失望,时而得意。那么曲折细腻的恋爱描写,在同时剧本中固然没有,即后来的传奇中,也少有如此细波粼粼,绮丽而深入描状的。于少女莺莺的心理与态度,作者似乎写得尤为着力。……《佳期》之前,是写得那么沉默含蓄,《拷红》之后,是写得那么奔放多情。久困于礼教之下的少女的整个形象,已完全为实甫所写出了。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西厢》最完美,最绝世了。《西厢》是超过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
——郭沫若《〈西厢〉艺术上之批判与其作者之性格》
目录
西厢记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