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ctural ceramics

副标题:无

作   者:谢志鹏著

分类号:

ISBN:978730224489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结构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化学稳定   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异性能,在能源、航天、机械、化工、环保、生物   和医学等领域得到愈来愈多的应用。谢志鹏编著的《结构陶瓷》是作者在   过去20多年里从事结构陶瓷材料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编写的,力   图全面系统地介绍结构陶瓷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发展,并反映国内外的最新   研究进展。《结构陶瓷》内容包括四部分:(1)结构陶瓷的基本理论与性   能表征;(2)结构陶瓷的先进制备工艺,如陶瓷粉体合成、现代成型工艺   、先进烧结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等;(3)氧化物结构陶瓷、非氧化物结构   陶瓷的研究和发展;(4)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高温陶瓷、透明陶瓷、可加   工陶瓷等其他新型结构陶瓷的制备与应用。    《结构陶瓷》适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材料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和   从事工程陶瓷研究、制造的科技工作者阅读参考。   

目录

《结构陶瓷(精装)》



前言

第一篇陶瓷性能与表征

第1章陶瓷性能与表征

1.1陶瓷材料的化学键

1.1.1离子键与离子晶体

1.1.2共价键与共价键晶体

1.1.3范德华键与氢键

1.2陶瓷基本物理性能

1.2.1陶瓷的密度及测试

1.2.2陶瓷硬度及表征

1.2.3陶瓷的熔融与蒸发

1.3陶瓷力学性能及表征

1.3.1弹性变形与弹性模量

1.3.2陶瓷的强度及表征

1.3.3陶瓷的断裂韧性及表征

1.4陶瓷热学性能及表征

1.4.1陶瓷的热容

1.4.2陶瓷的热膨胀

.1.4.3陶瓷的热导率

1.4.4陶瓷抗热震性

1.5陶瓷电学性能

1.5.1陶瓷的绝缘与导电特性

1.5.2陶瓷半导体特性

1.5.3陶瓷介电性能

1.6陶瓷的光学性能

1.6.1陶瓷透光性

1.6.2陶瓷的颜色

1.6.3陶瓷激光器

1.7陶瓷的高温性能

1.7.1陶瓷的高温强度

1.7.2陶瓷的高温蠕变

1.8陶瓷的低温性能

1.8.1陶瓷低温应用环境

1.8.2低温下陶瓷的力学性能

1.8.3低温下陶瓷的热学性能

1.8.4陶瓷低温性能的测试

参考文献

第二篇陶瓷的制备工艺

第2章陶瓷粉体制备

2.1概述

2.2固相法

2.2.1固相法简述

2.2.2高温固相反应法

2.2.3碳热还原反应法

2.2.4盐类热分解法

2.2.5自蔓延高温合成

2.3液相法

2.3.1液相法简述

2.3.2化学沉淀法

2.3.3溶胶-凝胶法

2.3.4醇盐水解法

2.3.5水热法

2.3.6溶剂蒸发法

2.4气相法

2.4.1气相法简述

2.4.2气相法原理与过程

2.4.3气相合成陶瓷粉体分类

2.4.4气相合成法特点与评价

2.4.5气相法合成工艺

参考文献

第3章陶瓷成型工艺

3.1概述

3.2干压成型

3.2.1干压成型工艺简述

3.2.2成型添加剂及造粒控制

3.2.3粉料充模与压实过程

3.2.4成型压力损失与密度分布

3.2.5成型坯体的脱模及移出

3.2.6干压成型缺陷及控制

3.3等静压成型

3.3.1等静压成型工艺及特点

3.3.2等静压成型的缺陷与控制

3.3.3冷等静压成型技术的应用

3.4注浆成型

3.4.1注浆成型工艺简述

3.4.2注浆基本过程与控制

3.4.3注浆成型用石膏模具

3.4.4空心实心注浆及缺陷

3.4.5其他注浆成型新方法

3.5流延成型

3.5.1流延成型工艺简述

3.5.2流延成型机

3.5.3流延成型工艺过程

3.5.4非水基流延成型工艺

3.5.5水基流延成型工艺

3.5.6凝胶流延成型新工艺

3.6挤压成型

3.6.1挤压成型工艺简述

3.6.2挤压成型设备与工艺

3.6.3添加剂与塑性料制备

3.6.4挤压过程与机理分析

3.6.5挤压成型缺陷与控制

3.7热压铸成型

3.7.1热压铸成型简述

3.7.2热压铸浆料制备及要求

3.7.3热压铸模具与成型工艺参数

3.7.4热压铸坯体的排蜡

3.7.5热压铸产品缺陷与控制

3.8注射成型

3.8.1陶瓷注射成型简述

3.8.2注射成型工艺过程与装置

3.8.3陶瓷注射成型流变学

3.8.4陶瓷注射成型用有机载体

3.8.5注射工艺参数与坯体品质

3.8.6陶瓷注射成型的热脱脂

3.8.7水基萃取脱脂新工艺

3.8.8其他脱脂新方法

3.8.9陶瓷注射成型的缺陷及控制

3.8.10陶瓷注射成型的典型应用

3.8.11陶瓷微型注射成型新技术

3.9凝胶注模成型

3.9.1凝胶注模成型简述

3.9.2单体聚合凝胶注模成型原理与工艺

3.9.3影响单体聚合凝胶化反应的因素

3.9.4不同陶瓷的凝胶注模成型

3.9.5凝胶注模成型中的缺陷与控制

3.9.6多糖类高分子凝胶注模成型

3.9.7其他体系的凝胶注模成型

3.10直接凝固注模成型

3.10.1直接凝固注模成型简述

3.10.2直接凝固注模成型原理与工艺

3.10.3氧化物陶瓷的直接凝固注模成型

3.10.4直接凝固注模成型陶瓷坯体强度的提高

3.10.5非氧化物陶瓷的直接凝固注模成型

3.10.6直接凝固注模成型的应用及特点

3.11固体无模成型

3.11.1固体无模成型原理与分类

3.11.2熔融沉积成型技术

3.11.3三维打印成型技术

3.11.4喷墨打印成型技术

3.11.5分层实体成型技术

3.11.6立体光刻成型技术

3.11.7激光选区烧结成型

参考文献

第4章陶瓷烧结技术

4.1概述

4.2烧结理论

4.2.1烧结理论简述

4.2.2烧结过程中的晶粒生长

4.2.3固态烧结

4.2.4液相烧结

4.3热压烧结

4.3.1热压烧结简述

4.3.2热压炉与模具材料

4.3.3热压烧结工艺

4.3.4热压烧结的机理

4.3.5热压烧结特点及应用

4.4热等静压烧结

4.4.1热等静压烧结简述

4.4.2热等静压装置及发展

4.4.3包套式热等静压烧结工艺

4.4.4无包套热等静压烧结工艺

4.4.5热等静压气体选择及烧结制度

4.4.6热等静压特点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4.4.7热等静压技术的应用

4.5气压烧结

4.5.1气压烧结简述

4.5.2氮化硅的高温分解与氮气压力作用

4.5.3两步气压烧结法

4.5.4其他含氮陶瓷的气压烧结

4.6微波烧结

4.6.1微波烧结简述

4.6.2微波加热与烧结原理

4.6.3微波烧结系统与加热特性

4.6.4各种陶瓷的微波烧结

4.6.5微波烧结与材料特性的关联

4.6.6微波快速烧结的机理

4.6.7微波促进相变及裂纹愈合效应

4.6.8陶瓷材料的微波焊接

4.6.9陶瓷微波烧结的应用

4.7自蔓延致密化烧结

4.7.1自蔓延致密化技术简述

4.7.2机械加压自蔓延致密化

4.7.3气体压力自蔓延致密化

4.7.4离心力自蔓延致密化工艺

4.8放电等离子烧结

4.8.1放电等离子烧结简述

4.8.2放电等离子烧结装置的结构及特点

4.8.3放电等离子烧结原理与特殊效应

4.8.4放电等离子烧结中温度与电流分布

4.8.5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与晶粒细化

4.8.6纳米复合陶瓷的放电等离子烧结

4.8.7其他陶瓷材料的放电等离子烧结

参考文献

第5章陶瓷精密加工

5.1概述

5.2陶瓷的机械加工

5.2.1磨削加工

5.2.2研磨加工

5.2.3抛光加工

5.2.4elid超精密磨削加工

5.3陶瓷的化学加工

5.3.1化学研磨抛光

5.3.2电泳抛光与磨削

5.4陶瓷的电火花加工

5.4.1电火花加工原理及特点

5.4.2导电陶瓷的电火花加工

5.4.3非导电陶瓷放电加工

5.5陶瓷的激光加工

5.5.1激光加工原理及激光器特性

5.5.2激光加工陶瓷工艺及影响因素

5.6陶瓷的超声波加工

5.6.1超声波加工原理

5.6.2超声波加工装置与工艺

5.7陶瓷打孔的加工技术

5.7.1机械打孔加工方法

5.7.2超声波打孔加工方法

5.7.3激光打孔加工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篇氧化物与非氧化物陶瓷

第6章氧化物结构陶瓷

6.1概述

6.2氧化铝陶瓷

6.2.1氧化铝晶体结构

6.2.2氧化铝粉体的制备

6.2.3氧化铝陶瓷的烧结

6.2.4氧化铝陶瓷显微结构与性能

6.2.5氧化铝晶粒异向生长及机理

6.2.6氧化铝陶瓷自增韧及其机理

6.2.7氧化铝陶瓷特性与工业应用

6.2.8氧化铝体系生物陶瓷

6.3氧化锆陶瓷

6.3.1简述

6.3.2氧化锆晶型及晶体结构

6.3.3氧化锆的稳定化与相图

6.3.4氧化锆陶瓷的增韧机理

6.3.5增韧氧化锆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6.3.6四方氧化锆陶瓷低温老化

6.3.7氧化锆陶瓷的高温超塑性

6.3.8氧化锆陶瓷的典型应用

6.4氧化铍陶瓷

6.4.1氧化铍晶体结构与物性

6.4.2氧化铍陶瓷制备

6.4.3氧化铍陶瓷特点与应用

6.5氧化镁陶瓷

6.5.1氧化镁晶体结构与物性

6.5.2氧化镁陶瓷的制备

6.5.3氧化镁陶瓷特点与应用

6.6莫来石陶瓷

6.6.1莫来石陶瓷简述

6.6.2莫来石晶体结构与性质

6.6.3莫来石陶瓷相图

6.6.4高纯莫来石陶瓷的制备

6.6.5莫来石陶瓷性能及应用

6.7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

6.7.1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简述

6.7.2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粉体的制备

6.7.3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烧结工艺

6.7.4氧化锆增韧氧化铝体系及其增韧机制

6.7.5不同体系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的特性

6.8氧化锆增韧莫来石陶瓷

6.8.1氧化锆增韧莫来石陶瓷简述

6.8.2氧化锆增韧莫来石陶瓷的制备

6.8.3氧化锆增韧莫来石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参考文献

第7章氮化物陶瓷

7.1概述

7.2氮化硅陶瓷

7.2.1氮化硅陶瓷简述

7.2.2氮化硅的晶型与结构

7.2.3氮化硅粉末的合成

7.2.4氮化硅陶瓷的烧结方法

7.2.5氮化硅陶瓷性能及高温特性

7.2.6氮化硅陶瓷的工程应用

7.3氮化铝陶瓷

7.3.1氮化铝陶瓷简述

7.3.2氮化铝晶体结构与物性

7.3.3氮化铝陶瓷的热导率及导热机理

7.3.4氮化铝粉末合成

7.3.5氮化铝陶瓷的烧结

7.3.6高热导率氮化铝陶瓷制备

7.3.7氮化铝陶瓷特性与应用

7.4赛隆陶瓷

7.4.1赛隆陶瓷简述

7.4.2β-赛隆陶瓷

7.4.3α-赛隆陶瓷

7.4.4(α+β)-赛隆陶瓷

7.4.5长柱状晶α-赛隆陶瓷

7.4.6赛隆陶瓷的工程应用

7.5氮化硼陶瓷

7.5.1氮化硼晶体结构及特征

7.5.2氮化硼粉末的制备

7.5.3氮化硼陶瓷的烧结

7.5.4氮化硼陶瓷的性能及应用

参考文献

第8章碳化物陶瓷

8.1概述

8.2碳化硅陶瓷

8.2.1碳化硅陶瓷简述

8.2.2碳化硅晶型与结构

8.2.3碳化硅粉体的合成

8.2.4碳化硅陶瓷的烧结

8.2.5碳化硅陶瓷的性能

8.2.6碳化硅陶瓷的特点与用途

8.3碳化硼陶瓷

8.3.1碳化硼陶瓷简述

8.3.2碳化硼化学组成与结构

8.3.3碳化硼粉料的合成

8.3.4碳化硼陶瓷的致密化烧结

8.3.5碳化硼陶瓷的性能与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篇其他类型结构陶瓷材料

第9章低膨胀陶瓷

9.1概述

9.2堇青石陶瓷

9.2.1堇青石晶体结构及基本特性

9.2.2堇青石陶瓷相图与制备

9.2.3降低堇青石陶瓷热膨胀系数的方法

9.2.4堇青石陶瓷的工业应用

9.3钛酸铝陶瓷

9.3.1钛酸铝晶体结构与相图

9.3.2钛酸铝的热膨胀性和强度与其结构的关系

9.3.3钛酸铝陶瓷的制备及性能改善

9.3.4钛酸铝陶瓷的典型性能及工程应用

9.4熔融石英陶瓷

9.4.1熔融石英陶瓷简述

9.4.2熔融石英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9.4.3熔融石英陶瓷增强及其复合材料

9.4.4熔融石英陶瓷的特性与工程应用

9.5锂质陶瓷

9.5.1锂质陶瓷简述

9.5.2晶体结构及li2o-al2o3-sio2三元相图

9.5.3锂质耐热陶瓷制备与性能

9.5.4锂质陶瓷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0章可加工陶瓷

10.1概述

10.2云母玻璃陶瓷

10.2.1显微结构与可切削机理

10.2.2云母玻璃陶瓷制备工艺

10.2.3云母玻璃陶瓷性能调控

10.2.4云母玻璃陶瓷的特性及应用

10.3ti3sic2系陶瓷

10.3.1ti3sic2系陶瓷简述

10.3.2ti3sic2系晶体结构及物性

10.3.3ti3sic2系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10.3.4ti3sic2系陶瓷可加工性

10.3.5ti3sic2系陶瓷的工程应用

10.4稀土磷酸盐/氧化物复合陶瓷

10.4.1稀土磷酸盐/氧化物陶瓷简述

10.4.2稀土磷酸盐(lapo4、cepo4)的结构与特性

10.4.3稀土磷酸盐/氧化物陶瓷可加工性及机理

10.4.4几类主要的稀土磷酸盐/氧化物可加工陶瓷

10.5含h-bn的可加工复合陶瓷

10.5.1含h-bn的可加工陶瓷简述

10.5.2si3n4(aln)/h-bn体系

10.5.3sic(b4c)/h-bn体系

10.5.4al2o3(zro2)/h-bn体系

参考文献

第11章透明陶瓷

11.1概述

11.2陶瓷透明性原理及制备关键因素

11.2.1陶瓷透明性原理

11.2.2影响透明性的主要因素

11.2.3透明陶瓷制备关键工艺因素

11.3陶瓷透光率的表征及测试

11.4氧化铝透明陶瓷

11.4.1氧化铝透明陶瓷简述

11.4.2透明氧化铝陶瓷制备技术

11.4.3透明氧化铝陶瓷的应用

11.5氧化镁透明陶瓷

11.5.1透明氧化镁陶瓷特点与性能

11.5.2透明氧化镁陶瓷的烧结

11.6氧化钇透明陶瓷

11.6.1氧化钇透明陶瓷简述

11.6.2氧化钇透明陶瓷的致密化烧结

11.6.3氧化钇透明陶瓷的应用

11.7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

11.7.1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简述

11.7.2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特性

11.7.3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的制备

11.8钇铝石榴石激光透明陶瓷

11.8.1钇铝石榴石激光透明陶瓷的发展历程

11.8.2钇铝石榴石晶体结构及特性

11.8.3钇铝石榴石激光透明陶瓷与单晶的比较

11.8.4钇铝石榴石激光透明陶瓷的制备

11.8.5钇铝石榴石激光透明陶瓷的应用

11.9氮化铝透明陶瓷

11.9.1氮化铝透明陶瓷的发展与性能

11.9.2氮化铝透明陶瓷的烧结工艺

11.10赛隆透明陶瓷

11.10.1赛隆透明陶瓷发展与性能

11.10.2α-赛隆透明陶瓷的制备

11.10.3(α+β)-赛隆透明陶瓷的制备

11.11阿隆透明陶瓷

11.11.1阿隆陶瓷的组成结构与相图

11.11.2阿隆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11.11.3阿隆透明陶瓷的性能及应用

参考文献

第12章超高温陶瓷

12.1概述

12.1.1超高温陶瓷的概念

12.1.2超高温陶瓷研究背景

12.1.3超高温陶瓷研究体系与进展

12.2超高温陶瓷晶体结构与物性

12.3超高温陶瓷的基本性能

12.3.1力学性能

12.3.2热学性能

12.3.3电学性能

12.3.4高温抗氧化性及机理

12.4zrb2(hfb2)基超高温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12.4.1zrb2(hfb2)致密化烧结工艺

12.4.2添加剂对zrb2(hfb2)烧结和性能的影响

12.5zrb2(hfb2)-sic系超高温陶瓷

12.5.1zrb2(hfb2)-sic陶瓷的力学性能

12.5.2zrb2(hfb2)-sic系陶瓷的抗氧化性能

12.5.3zrb2(hfb2)-sic基多相超高温陶瓷

参考文献

索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Structural ceramic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