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的大西北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的汇聚之地,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至今仍吸引着世界学者的目光,成为多种学科的源头。在当今西北周边的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对于事关我国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西北民族问题的研究,尤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西北民族论丛》于是应运而生,它将以“西北民族”为研究重点,主要方向为西北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西北民族与邻国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研究、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等。从学科来讲,西北民族研究不仅涉及历史学中的民族史、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历史文献学、科技史。文物考古等学科;而且也涉及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法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大学科,反映了海内外相关领域的最高研究水平。
目录
前言
发展观的转变与人口发展战略
族群历史之文本与情境——兼论历史心性、文类与模式化情节
乌丸莫那娄氏考——附考乌丸渴烛浑氏、乌丸叱罗氏
铁弗匈奴的形成及早期历史
公元三至九世纪新疆地区的民族及其变迁
周伟洲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政策与途径选择
西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地位和作用
韩国佛教的思想特征——以新罗末期、高丽初期为中心
中国对“海东求法僧”的待遇和认识——以佛教史籍的叙述为中心
法藏的思想变迁及元晓的影响
附录
第七届“马长寿民族学讲座”纪要
九至十三世纪中韩学术交流研讨会纪要
编后记
发展观的转变与人口发展战略
族群历史之文本与情境——兼论历史心性、文类与模式化情节
乌丸莫那娄氏考——附考乌丸渴烛浑氏、乌丸叱罗氏
铁弗匈奴的形成及早期历史
公元三至九世纪新疆地区的民族及其变迁
周伟洲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政策与途径选择
西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地位和作用
韩国佛教的思想特征——以新罗末期、高丽初期为中心
中国对“海东求法僧”的待遇和认识——以佛教史籍的叙述为中心
法藏的思想变迁及元晓的影响
附录
第七届“马长寿民族学讲座”纪要
九至十三世纪中韩学术交流研讨会纪要
编后记
西北民族论丛.第五辑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