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古典和谐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研究》讲述了先秦诸子的时代,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富原创性而具有典范意义的古典时期或“轴心时代”,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提出和阐发的“和谐”思想及其政治哲学理念与治国方略思想,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影响深远,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之根源性智慧的源头活水,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而又历久弥新的古典思想遗产。
目录
导论:中国古典的“和谐”理念与良序社会观
(一)问题的由来、回应与反思
(二)中国前轴心期的“和谐”观及其意义衍生的历史脉络
(三)先秦诸子多维理论视野的“和谐”论与良序社会观
1.儒家的“人和学”与和谐社会观
2.墨子的“尚同”、“兼爱”说与良序社会观
3.道家的“玄同”、“至德”说与良序社会观
4.法家的“矛盾”说与良序社会观
(四)小结与评析
一 中国古典政治理念的初基与形成——西周时期的德性政治观和“以德治国”的政治方略
(一)周初德性政治理念的产生
1.三代兴亡与天命转移思想
2.以德配天和德性政治理念的产生
(二)“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治国方略
1.德的内涵及其政治化的发展
2.敬德保民
3.明德慎罚
(三)“选建明德”和“同心同德”的制度保证
1.选建明德:分封制的标准
2.同心同德:分封制的宗法实质
二道与政治: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理念研究
(一)中国政治哲学的创造性开端与古典思想形态
1.引言:道与政治——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理念的阐释视角
2.历史生活环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问题意识与语境关联
(二)儒家人本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
1.儒家之“道”及其政治含义
2.孔子的人道政治观
3.孟子的性善论与王道仁政观
4.荀子的性恶论与君道礼治思想
5.儒家的政治伦理学及其内圣外王之道
(三)墨子爱利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
1.墨子的天志与三表法
2.秩序产生的三重维度
3.政治:圣贤们的事业
4.墨子政治哲学理念的归宿
(四)道家自然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
1.“无为无不为”的圣王之治
2.认真对待生命与不干涉主义
3.游心体道的心灵境界与回归自然的“至德之世”
(五)法家必然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
1.新型官僚君主制与法家的道术理念
2.道术理念的综合及其政治含义
3.法家视野下的人性、历史与矛盾观
4.法家政治理念的实质
(六)小结
……
三先秦诸子天人关系模式下的政治理念
四 先秦诸子的义利观及其政治含义
五 在王道与霸道之间:儒法两家的治国方略思想研究
后记
(一)问题的由来、回应与反思
(二)中国前轴心期的“和谐”观及其意义衍生的历史脉络
(三)先秦诸子多维理论视野的“和谐”论与良序社会观
1.儒家的“人和学”与和谐社会观
2.墨子的“尚同”、“兼爱”说与良序社会观
3.道家的“玄同”、“至德”说与良序社会观
4.法家的“矛盾”说与良序社会观
(四)小结与评析
一 中国古典政治理念的初基与形成——西周时期的德性政治观和“以德治国”的政治方略
(一)周初德性政治理念的产生
1.三代兴亡与天命转移思想
2.以德配天和德性政治理念的产生
(二)“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治国方略
1.德的内涵及其政治化的发展
2.敬德保民
3.明德慎罚
(三)“选建明德”和“同心同德”的制度保证
1.选建明德:分封制的标准
2.同心同德:分封制的宗法实质
二道与政治: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理念研究
(一)中国政治哲学的创造性开端与古典思想形态
1.引言:道与政治——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理念的阐释视角
2.历史生活环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问题意识与语境关联
(二)儒家人本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
1.儒家之“道”及其政治含义
2.孔子的人道政治观
3.孟子的性善论与王道仁政观
4.荀子的性恶论与君道礼治思想
5.儒家的政治伦理学及其内圣外王之道
(三)墨子爱利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
1.墨子的天志与三表法
2.秩序产生的三重维度
3.政治:圣贤们的事业
4.墨子政治哲学理念的归宿
(四)道家自然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
1.“无为无不为”的圣王之治
2.认真对待生命与不干涉主义
3.游心体道的心灵境界与回归自然的“至德之世”
(五)法家必然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
1.新型官僚君主制与法家的道术理念
2.道术理念的综合及其政治含义
3.法家视野下的人性、历史与矛盾观
4.法家政治理念的实质
(六)小结
……
三先秦诸子天人关系模式下的政治理念
四 先秦诸子的义利观及其政治含义
五 在王道与霸道之间:儒法两家的治国方略思想研究
后记
中国古典和谐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