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图书介绍:本论文集内容分为论各个阶段的创作,论部分省区的创作,论传统戏改编和历史剧、现代剧创作,论戏曲的探索和发展趋势等5部分。
目录
序言&李希凡
第一部分前进的足迹——论各个阶段的创作
当代戏曲创作的否定之否定
〔附录〕由《阴阳怨》想到粤剧的传统
从1980—1981年的戏曲创作看剧作家的追求
把真理提高为诗——1984—1985年获奖戏曲剧本简评
锤炼,也是考验——第一届中国艺术节部分戏曲剧目观后
戏曲、话剧各自在发挥自己的优势——1986、1987年度获奖剧本简评
新时期的戏曲:由困惑走向自觉
1988年戏曲创作概观——为《中国戏剧年鉴》作
色彩绚丽主调高亢——1990年戏曲创作概观
三代戏曲作家的特点和处境
第二部分竞争的态势——论部分省区的创作
当代戏曲创作的两个流派
山东省第二届戏剧演出月观后杂感
安徽戏剧开始新的起步——安徽省首届戏剧节观后
期望有更高的创造——湖北戏曲观感
东海猜想——谈福建戏曲的创作态势
湖南戏曲创作的特点及对当代中国戏剧的贡献
真善美与时代要求——读辽宁1990年剧作引起的思考
遥看“关东戏剧”
第十八次浪潮——福建观戏随感
辩证思索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读一批少数民族题材剧本
第三部分古今的融汇——论传统戏改编和历史剧、现代剧创作
历史真实和现实意义的矛盾
出新·政策——也谈陈仁鉴同志的《论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
改编传统剧目的不同侧重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试谈历史剧创作中的几个问题
历史题材戏曲的传统和当代的创作
历史真实与历史意蕴——谈《秋风辞》等历史剧新作的不同追求
辩证地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谈现代戏创作
喜剧形象在现代戏里的发展
现代戏创作中的虚与实
现代戏创作:一个长久的难题
第四部分魅力的探寻——论创作实践中提出的问题
克服一般化追求独创性
论单纯性格
从赵德平剧作谈写社会问题
戏曲与当代意识
中国戏剧哲理追求的艰辛之路
关于艺术创作中的粗俗——“非诗化”倾向
亦土亦洋洋不离土——评剧发展断想
若干保留剧目的启示
从生活感受到艺术典型
精品,不应是脱离观众的——小百花越剧团演出的启示
第五部分优势的发挥——论戏曲的探索和发展趋势
试论戏曲艺术的长处和短处
谈当前戏曲创作的几种探索
话剧“横向借鉴”对戏曲的启示
观舞联想二题
论戏曲化的“化”
戏曲要不断进行新的综合
戏曲的探索和发展趋势
戏曲艺术特点的拓展和强化
商品经济下戏曲的生存与发展
后记
新时期戏曲创作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